小通告

新增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eutschinesisch

如各位是找德國簽証的東西找到來的。不妨去我右邊,那個德國簽証的標籤,查看有關我之前所記綠的東西。我腦袋有限,不能記得太多的。交友的,歡迎歡迎呀!linenho(at)gmail(dot)com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轉貼: 嫁給老外

--紐約熟女 (作者是臺灣人在美國紐約)

  那篇"吃香喝辣的外國人", 得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回應. 所以我想進一步談談嫁給外國人所必須面對的情形. 希望臺灣女孩在談戀愛之餘, 能很清楚看到自己未來所可能遇到的事.

  和外國男友可能是在美國認識的, 也可能在臺灣認識的. 在美國認識的情況比較單純. 自己在國外如果已經住上一段時間, 對當地的國情有一些初步的瞭解, 也有機會認識男友的家人親友. 這種異國婚姻成功率比較高. 藉著男友四周的人來瞭解他的為人是比較可靠穩當, 物以類聚嘛!

  男友可能不會中文, 對臺灣的瞭解也只限於一個地理名詞. 自己反正是要嫁過去的, 不是打算把男友娶回臺灣. 英文溝通的能力, 比男友在中國城點排骨面時不誤說成屁股面來得重要多多.

  在美國市政府公證結婚後, 如果能把老公帶到臺灣來接受一點文化衝擊, 何嘗不是件好事? 但是當他走近臭豆腐攤位捏著鼻子尖聲叫著"大便"的時候, 別怪他冒昧失禮; 當他看到你拿著雞爪啃得津津有味時, 別怪他一臉不可置信想要和你離婚的表情. 只要事前先告訴你爸媽, 在吃飯時別猛往他碗裏夾菜, 相信這趟拜會岳父母大人之旅, 會功德圓滿的結束.

  他可能永遠不肯叫你父母"爸媽". 因為爸媽這個名詞永遠保留給他的身生父母. 即使那養了他十幾年的繼父, 他也只肯直呼其名.

  要他幾年陪你回臺灣一趟, 他是肯的. 但要他每年的年假都花在和你一起往臺灣跑, 他打死都不肯. 再怎麼說臺灣不是他的家鄉, 他只對你有興趣, 你已經遠離了自己的家鄉搬到他的國家來, 他是沒有理由對你的家鄉有興趣.

  如果自己的男友是在臺灣認識的, 那就有一點複雜了.

  他可能是遊學在外洛克菲勒的曾孫; 他也可能是被全美通輯的FBI十大要犯. 在人性本善的原則下, 他很容易偽裝在異國風情裏, 而讓你無法得知他的真面目.

  臺灣人是熱情好客的. 許多風塵僕僕的旅人在臺灣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臺灣女人纖細嬴握的身材, 比起抱都抱不動的美國胖大女人, 要值得憐愛的多. 臺灣女人長期不滿臺灣男人的沙文主義. 幼稚而霸道的小男孩嘴臉, 沒有澄澈如海水的深邃眼眸來的羅曼蒂克. 加上美金對台幣仍停留在三十比一上下, 紅藍棕綠的國父和小孩動物肖像怎麼看就是沒有綠色的歷屆總統頭來的有趣. 所以就有了遠嫁他鄉的念頭.

  記不記得很多人在國外旅遊時, 心情會特別放鬆而做出一些有違自己本性與原則的羅曼蒂克行為? 有家報紙做過一個調查, 單身出國在外的男女最期望的就是一夜情. 人性皆同, 你為什麼認為你的未來老公會和別人不一樣呢?

  到處搞一夜情也罷, 節儉吝嗇的人在國外變得熱情大方也罷, 如何在簽結婚證書前搞清楚他的為人, 才是當務之急.

  婚前拜訪未來公婆和小姑是所有臺灣女孩必做的事. 要嫁給外國人, 這一道手續更不可省. 旅費與見面禮是小事, 自己終身幸福才是大事. 如果未來老公堅持自己是孤兒院裏長大的, 他總有朋友師長吧? 再不濟也有社會局處理他case的社工人員吧? 沒有人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

  相信你看到他的父母, 繼父母, 或養父母, 和其他有無血緣的兄弟姐妹後, 就會對他的成長背景有些數. 不論他父母對你比對他們自己的女兒還親, 蜜糖甜心叫得自己都快得蛀牙. 和他們出去吃頓飯到超市去買買東西, 你就會對他們用錢方式和經濟狀況有些瞭解.

  省小錢失大錢的美國人比比皆是. 美國人的算術實在太差勁了. 買便宜沒有品牌的日用品雖然價錢低, 但兩張衛生紙才抵得上好品牌一張的用量. 這時如果便宜貨的價格不是好品牌的一半, 那該怎麼買你一定知道, 但是未來公婆如果堅持買便宜貨, 你心裏就要有警惕了. 還有那些為省一兩毛汽油錢而花很多時間開上好幾裏路去找便宜加油站的人, 他們開車所浪費的汽油費就抵得上汽油差價, 更遑論時間的損失. 想省錢但是從小算術就不及格, 連基本生活上的邏輯觀念都沒有, 相信在優生學的前提下, 後天的教養也不會高明到那裏.

  美國人對別人外表親切和善, 但是如果你當他們一定是表裏如一, 那就大錯特錯了. 親兄弟明算帳是一貫的原則. 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房租伙食費必須要收的. 短期以朋友身份借住美國親友家, 是沒有問題. 但超過一兩個星期就得先奉上房租, 免得到時候被趕出來還落個占朋友便宜的惡名聲. 當然美國人也有和我們一樣熱情的. 但是請先把房租伙食費奉上, 等他們拒收後再大方住下也不遲.
  這樣他們才會很清楚知道你沒有存心占他們便宜. 請切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美國人尤其注重自己的隱私. 你所要付出的是金錢還是友誼, 就看你怎麼應對取捨了.

  美國本地人是不習慣聽有"外國腔"的英語. 他們也不會因為你英文不好而放慢說話速度. 要融入老公的家庭中, 只有要求自己多加學習. 美國人是本位主義非常強烈的民族. 他們會要求對方來配合他們. 如果你秉持中國人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和他們交往, 就別怪他們占了便宜又賣乖. 你如果不開口表達自己的意見, 就視同放棄權利. 美國人有一句俗語, "Squeaking wheel gets the grease."
你沒說話, 就代表你沒話說. 要美國人以"人之常理"來對待你, 你就得搞清楚美國式的常理是什麼. 否則自己氣得半死, 別人還把你當怪物.

  以前在臺灣對你呵護有加的老公, 這時可能對你沒有那麼體貼了. 不是他變心, 而是身處的地域空間不同, 現在是在他的國家裏, 他自然而然的會以他國家的方式來對待你. 在臺灣時他雖然熟悉當地的習俗, 他仍然是個外人. 現在回到他家了, 當主人和當客人的心態和行為上都是不一樣的. 所謂入境隨俗, 在臺灣時他隨你的俗, 在美國你就得隨他的俗. 想當初他來臺灣時為了適應當地生活所受的苦, 現在輪到你了. 所以這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許多剛來美國的臺灣女孩埋怨老公回到美國後就非常吝嗇節儉. 對她們的生日情人節禮物縮水不說, 連平日花費也苛刻許多. 這時我的回答總是, "你自己賺錢自己花, 他半句話也不能說." 等到那些臺灣女孩開始賺錢後, 她們反而比老公還節儉, 這就是美式生活思維.

  拿美金到臺灣花, 在一比三十之下, 即使再貴的東西都買得下手. 旅人過客的心情對金錢本來就比較寬鬆. 回到自己國家過生活, 就會有長遠的打算. 美國是個稅率很高的國家, 一星期工作五天, 有兩天以上是為美國政府繳稅而白做工. 那時花起錢來就會斤斤計較了. 美國的醫療保險, 小孩的教育費, 汽車保險與稅金, 和房屋貸款與地價稅…相當昂貴. 在臺灣時, 再不濟也可以回家靠父母.
在美國就沒有這種靠山了. 那種孤獨無依的感覺, 除非自己經歷過, 是很難瞭解的. 回到美國後, 老公開始吝嗇節儉, 至少表示他務實負責任. 多的是在臺灣浪費慣了, 回美國後手中可使用的錢變少了, 東西的價錢高了, 但花錢的習慣沒有改. 等他信用卡刷爆以後, 你還得替他還債, 那就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別忘了美國是個男女平等的國家. 在結婚之後所發生的債務是夫妻共同的責任. 除非你一開始就不拿他信用卡的副卡, 不共同簽署任何借貸, 不共同擁有任何不動產. 和老公的財產劃分得清清楚楚的, 就不怕被銀行追討. 但是你努力奮鬥, 他卻不求長進. 一旦因瞭解而分手, 你收入比他多, 你就得付他贍養費. 這就是美國法律上男女平等的真義. 即使離婚的理由是他有外遇, 你不但得不到精神補償, 還得每月付錢給這個背叛你的男人, 心中怎麼能不嘔?

  當然異國情婚姻也有幸福美滿的結局. 但是移民來美的太太們所需花下的心血, 常讓她們自問到底值不值得. 下苦功學習英文, 以便完全融入美國社會, 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老公一回到美國後, 就馬上開始為共同的未來打拼, 沒有多少時間協助太太學習進入美國社會. 一個對美國生活完全陌生的太太, 馬上要包辦家中許多瑣事, 和郵局銀行水電公司修車廠打交道. 家中採買煮飯打掃, 也落在自己頭上. 在臺灣是個連荷包蛋都不會煎的外食族, 一來美國就要變成一個十項全能的八爪魚. 水管馬桶堵塞都得自己鑽到洗手台下拿著笨重的工具去修理. 整天自己一個人在家裏忙東忙西, 只怪自己在臺灣時被家人男友寵壞了, 平常只知道看電影逛街坐咖啡屋, 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想過會不會的問題.

  遷移美國幾年下來, 美式生活總算摸熟了八九成, 英文也稍有底子了. 這時的枕邊人, 似熟悉又陌生. 日常生活溝通沒有問題, 但夜深人靜時, 想到自己在臺灣的種種, 前男友雖然大男人主義不夠羅曼蒂克, 但那時心靈溝通毫無障礙, 他是知道自己的. 不像現在這個老公, 對自己的內心一知半解, 似乎也不怎麼在乎到底知不知道. 和他談起自己小時後的趣事, 他只是一面瞪著電視機一面心不在焉的答應著. 看他和他的朋友或前女友們聊天聊得眉飛色舞, 自己卻半句話都插不進去, 那時的心情, 比跌到冰窖裏還寒冷.

  為了維持這個婚姻, 必須學著接受老公和他朋友們的共通處比和自己多. 再怎麼說他是無法抹煞認識自己以前的二十多年的生活. 但是自己的那二十多年也是無法抹煞的, 不同的是自己搬到他的國度裏來生活. 所以對自己出國前的二十多個寒暑必須暫時遺忘, 否則只怕這個婚姻會走不下去.

  閒暇時到中國城去租小說和錄影帶是聊解鄉愁的方式. 但是老公看不懂也沒興趣看. 他嫌臺灣戲劇節目太過悲情, 男女主角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哭泣. 他喜愛的書籍自己因英文不到那種程度而看不下去, 自己喜歡的臺灣作家他卻是聽都沒聽過.

  和他的交集只有從認識後開始. 在那之前是一片空白. 努力學習英文和美國的文化傳統來填補那段空白, 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有限. 但為了這個婚姻, 咬著牙也得繼續學下去. 在自己學習的當兒, 新的事情不斷發生, 老公也不斷的在學習…沒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 這個異國婚姻如何維持下去?
所以在說出那句 "I Do" 時, 怎麼能不仔細三思呢?

沒有留言: